作者:任红
小編簡介: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帝國的統治,而蠢蠢欲動的外蒙王公在沙俄的支持下趁機宣布獨立。民國初期,積貧積弱,北洋政府治國無術,爾後有軍閥混戰、國家四分五裂,沙俄更加緊了對外蒙分裂勢力的支持。1924年底,外蒙最終在事實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丟失外蒙,袁世凱及其餘孽實為民族罪人。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月15日,袁世凱登上了臨時大總統的寶座。對於外蒙古問題,袁世凱一方面派外交使節同沙俄政府會晤磋商,表明外蒙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別國幹涉的態度,另一方面對外蒙官員、貴族恩威並用。8月,袁世凱政府公布了《蒙古待遇條例》,答應對於願意脫離庫倫分裂勢力、歸附中央政府的王公大臣們予以優待。[注1]同時,袁世凱準備出兵外蒙、武力解決。鑒於袁世凱的強硬態度,沙俄強烈表示出,袁若出兵俄國亦將采取“自由行動”。[注2]迫於沙俄的威脅,袁世凱對外蒙問題隻得就此拖延下去,而沙俄分裂外蒙的行徑愈加猖狂。
1912年11月3日,沙俄與外蒙親俄勢力私下簽訂《俄蒙協約》和《俄蒙商務專條》,俄國表示支持外蒙“自治”,並規定了俄國在外蒙有練兵、征稅、通商、開礦、築路、開辦銀行郵電的特權。消息傳出,舉國憤怒,社會各界發表通電反對沙俄對中國的侵略,大多數蒙古王公貴族也紛紛譴責庫倫分裂勢力的賣國行徑。袁世凱政府對沙俄發表聲明,“無論貴國與蒙古訂立之何種條款,中國政府概不承認”,並試圖再次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外蒙問題。從是年11月到第二年5月,中俄雙方會談達20餘次,沙俄表面上承認了“外蒙古為中國領土完整之一部分”,而袁世凱政府亦承認外蒙“自治”、不對外蒙駐兵殖民,並承認《俄蒙商務專條》中沙俄的商業利益。隨著袁世凱忙於鎮壓“二次革命”,關於外蒙的談判再次中止。
“二次革命”遭鎮壓後,袁世凱派代表與沙俄重新談判,處於內外交困中的袁世凱被迫作出了更大的讓步。11月15日,袁世凱政府與沙俄訂立《中俄聲明文件》。這個文件不但繼續承認外蒙“自治”、中國政府不得在外蒙駐兵殖民,繼續追認沙俄在外蒙的商業利益,而且還規定“凡關於外蒙古的政治、土地交涉事宜,中國允許和俄國政府協商,外蒙古亦得參與其事”。[注3]這樣,外蒙古實際上成了俄國的殖民地,中國對外蒙的主權淪為了徒有虛名的宗主權。
為了落實《中俄聲明文件》中的規定,1914年9月8日,中、俄、蒙三方舉行恰克圖會議,並於次年6月7日簽訂了《中俄蒙協約》。深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緊張局勢之中的沙俄不得不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外蒙也不得不宣布取消“獨立”、改以“自治”,並接受由中華民國對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名號的冊封和使用民國紀元。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沙皇的統治土崩瓦解。外蒙“自治”政權頓時失去了靠山,其內部也因財政困窘、物價飛漲,導致人民不滿、社會動蕩不安。1919年初,日本勾結白匪軍官及部分蒙古王公,陰謀建立“大蒙古國”,並取代外蒙“自治”政權。這使得庫倫政府迫感自己地位的岌岌可危,於是轉而求助於北洋政府。8月13日,外蒙王公會議請求北洋政府速派軍隊駐防。兩月後,北洋政府遂派徐樹錚為庫倫將軍、西北籌邊使進駐庫倫。11月17日,庫倫“自治”政府上書北洋政府,宣布取消“自治”,並廢除與沙俄訂立的各項條約;22日,北洋政府公布了外蒙請願呈文。1920年元旦,徐樹錚代表北洋政府舉行了冊封外蒙活佛的大典,外蒙重新回到了中國的版圖。然而就在北洋政府表示要外蒙“共享共和之福”之時,更為險惡的分裂形勢已在迫近。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北洋政府外蒙駐軍大部被調回參加大戰,外蒙防務空虛,由日本勾結的恩琴白匪趁機入侵外蒙。1921年2月4日,猖狂的恩琴匪幫占領庫倫,並脅迫外蒙活佛宣布“獨立”。
面對白匪的侵略,外蒙王公曾求助於北洋政府,但忙於內爭的軍閥政府卻無暇顧及。而同時,外蒙革命勢力向蘇俄紅軍發出了派兵請求。蘇俄多次向中方表示願意“幫助”消滅白匪,北洋政府予以了拒絕,但自身也無力解決白匪對外蒙的侵略。1921年6月16日,俄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蘇聯紅軍出兵的決定。蘇聯紅軍於6月28日開進了外蒙,7月6日攻占了庫倫,同時也驅逐了北洋政府派駐外蒙的軍政人員。7月12日,外蒙第二次宣布“獨立”,以博克多格根為元首,成立君主立憲政府。8月10日,蘇俄政府發表生聲明稱,應外蒙政府要求,蘇聯紅軍留駐外蒙,直至消滅外蒙白軍為止。11月5日,俄蒙簽訂《修好條約》,蘇俄承認“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為蒙古唯一合法政府”,而外蒙亦允予蘇俄多項權利。這個條約於1922年5月才公布,北洋政府得知後,除表示“勞農政府此次私與訂約,本國政府實難容忍”、“所訂內容中國政府絕不承認”的抗議外,亦無能為力改變蘇俄對外蒙造成的既定事實。[注4]
1923年9月,蘇聯代表加拉罕赴北京與北洋政府商談中蘇建交問題,雙方最終達成包括《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暫行管理中東鐵路協定》等在內的《中蘇協定》。協定雖規定了“蘇聯政府承認外蒙古為完全中華民國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該領土內中國之主權”,但外蒙獨立、蘇聯駐軍外蒙的現狀仍未改變,而北洋政府也束手無策。[注5]
1924年5月20日,外蒙“君主”博克多格根病故。6月,蒙古人民革命委員會廢除了君主立憲製,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11月26日,第一屆大人民呼拉爾通過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宣布:“蒙古是獨立的人民共和國”,就這樣,外蒙古在事實上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參考文獻: [1]程道德.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匯編㈠[G],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85-86, [2]俄國外交文書選譯――關於蒙古問題[G].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 [3]中俄蒙三方恰克圖會議錄,[G]呂一燃北洋政府時期的蒙古地區曆史資料,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4]中蘇國家關係史資料匯編[Z].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5]《中國近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439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