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退缩”——访谈香港抗争中的年轻人

此文由本网站翻译,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只有当社会混乱时,政府才会对我们的要求给予一些关注。我认为所有警察都是一丘之貉,也许我太恨他们了,但我认为无论抗议者做什么,甚至是割警察的脖子,我都会觉得没有问题。”——Jane,21岁

15岁的Yannus还太年轻,甚至不能开车、买啤酒或献血。但是他说,他愿意为香港的“最后一役”献出生命。他说:“也许我会为这场运动而死。”过去的八个月间,示威活动频发,已演化为一场激烈的战斗,他说。当其他抗议者灌注燃烧瓶时,这名少年戴上了摩托车头盔,借此躲避摄像机和面部识别软件。如同《TIME》采访的其他抗议者,Yannus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而采用化名,但在他的口袋里,留有一封手写的遗嘱,准备寄给他的父母和朋友。“我准备好了”,他轻轻拍着遗嘱说。

“We front liners are just a group of students, born in Hong Kong. We have no training 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 won’t reveal how much I’ve escalated my use of violence, or any future plans, but I absolutely will not back down.” — Sylvia, 23

“我们的前线战士都是一群学生,他们在香港出生。我们没有经过培训,也缺少专业知识。我不会透露我使用和提升了多少暴力,也不会透露任何未来的计划,但我绝对不会退缩。”——Sylvia,23岁

年轻人在中东、拉丁美洲和世界各地,都在反对专制政权、经济低迷和民主倒退。在中国,一个具有自治传统的半自治飞地——香港,示威者正尝试从威权主义手中“夺回”他们的城市。这场运动的核心组成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把自己装备成街头战士,愿意拿自己的未来下赌注,以求保住他们的家园。

当示威者于去年6月首次上街时,他们仅有一个目标:撤回拟定的送中条例。这项草案最终被废除了,但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北京政府正在侵蚀香港的新闻、集会和言论的自由,这个拥有750万人口的国际枢纽要求与中国其它地区分别开来,诉求呼声不断扩大。结局目前仍不明朗,对于最终寻求独立、普选或更多自治权的抗议者来说,抗议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共识。但目前,他们已经围绕一个共同的敌人集结了起来。

I join demonstrations, but I don’t stand in the front line. I mostly do backup and raise awareness. I’ve organized a lot of activities at school, such as a class boycott. We’ve organized film screenings and talks, hoping to politically enlighten the younger students.  — Boris, 16

“我参加示威活动,但我不站在前线。我主要做后备和启蒙工作。我在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例如罢课。我们制作视频和举办讲座,希望在政治层面唤醒年轻学生。”——Boris,16岁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opposed to me going to the protests. They don’t want me to protest — they call it rioting. Every time I go, I need to hide myself. [My father] doesn’t know I’m on the streets.  — Jeff, 15

“我的父母反对我参加抗议活动。他们不想让我抗议,他们称之为骚乱。我每次出发时,都必须隐藏自己。我的父亲不知道我在街上。”——Jeff,15岁

去年11月,警察围攻了两个大学校园,抗议者用积存的武器进行封锁,包括弓箭和菜刀。最后,学生们在建筑上用绳索大胆逃生,由摩托车送出去,或从下水道逃走。在11月24日的地方选举中,民主派候选人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一僵局让局势相对平静了许多。

但是集会仍在继续,断断续续、范围广泛。组织者争相在元旦聚集一百万人,以表示对警察处理抗议的手段的愤怒。1月7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不得不承认,抗议行为仍将在今年持续。

I've tasted tear gas. I've been hit by a rubber bullet. I set roadblocks. No one taught me, I just saw people do it and I tried to help. I feel nervous. I can’t be scared, though, because I stand in the front lines and people stand behind me. I need to protect them. Some of them are younger than me.  — Zita, 16

“我尝到了催泪弹滋味。我被橡皮子弹击中。我设置了路障,没人教过我,我只是看到人们这样做。我尽力提供帮助,我感到紧张,但我不能害怕,因为我在前线,而人们在我后面。我需要保护他们,其中一些人比我还年轻。”——Zita,16岁

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学家Andrew Junker说,为了让这场动荡收场,香港政府有两种选择。他说,他们要么在街头逮捕抗议者,要么选择顺从部分抗议者的要求,例如对所谓的警察暴行进行正式调查。他警告说,没有政治上的让步,反叛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香港许多年轻的战士也都说过,他们宁愿成为烈士,也不愿成为囚徒,尤其是在因纵火等罪行而被定罪,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时候。21岁的Calvin说:“我宁愿死也不愿被捕,如果我死了,怒火还能让这一运动不致熄灭。”

I study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itially I considered joining the government—to change them by becoming part of them. But that’s too naïve.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outside the system like we’re doing now. If we join the system, there will only be two outcomes. Firstly, I will be destroyed by the system. Secondly, nothing happens and I am assisting the system, helping it to become worse.  — Matthew, 22

“我研究公共行政。起初我考虑进入政府机构工作,通过成为政府的一员来改变它们。但这太天真了,我们必须像现在这样在系统外做一些事情。如果我们加入行政系统,将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我被行政系统摧毁,要么,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协助行政系统作恶,使它变得更糟。”——Matthew,22岁

At the start of the movement, I was a peaceful protester. But after one million, two million people marched on the streets and the government didn’t respond, I decided to join the camp of more radical protesters. We won’t give up because we have already started on this path of no return. We believe that we cannot lose this time.  — Kelvin, 20

“运动刚开始时,我是一个和平的抗议者。但是,在超过一百万人、两百万人上街游行后,政府没有给予任何回应,我决定加入激进抗议者的阵地。我们不会放弃,因为我们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我们相信,这次我们不能输!”——Kelvin,20岁

Calvin认为,自己属于香港人所谓的“命中注定的一代”,时刻准备与日趋武断的北京政府爆发冲突。这位香港一代出生于1997年英国放弃对殖民地的控制权之时,近乎不屑世界上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大多数人将其视为对他们生活的威胁。北京政府仅同意将香港的法律和自治维持到2047年。到那时,他们将已成为中年人,他们担心,假如自由的城市无法维持其自治权,他们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香港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不平等现象显而易见,豪华公寓高高耸立,下面是细小隔间组成的“棺材”房屋。香港城市大学的政治学家Edmund Cheng说,像世界各地的其他人一样,他们经受着“岌岌可危的状态”,“这意味着在就业前景和社会流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Cheng说,年轻的香港人在抗议活动的前线既找到了集体认同,又找到了目标。

My family thought I was a peaceful guy, marching. Then I told them that I was going to the front line. Since then, they worry about me.  — King, 17.  My parents don’t know we’re dating. They are supportive of the protests, but they’re worried about my safety, even if it’s a peaceful rally.  — Ceci, 17

“我的家人以为我是一个和平游行的人。然而,我告诉他们我要去最前线。从那以后,他们一直为我担心。”——King,17岁。“我的父母不知道我们有集会。他们支持抗议活动,但他们担心我的安全,即使这是和平的集会。”——Ceci,17岁

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市,他们使繁华的大都市陷入混乱。过去,民主派的抗议主要是由有序的游行组成,在烛光晚会之后,还有公民留下来擦蜡。现在,比曼哈顿更密集繁忙的社区,已成为流血冲突和战斗急剧发展的场所。

在抗议活动中,当人群稀少,推着婴儿车的家庭以及年长夫妇们撤退以后,暴力冲突经常发生。蒙面的示威者通过加密的手机软件进行匿名协调。他们身穿黑色衣服,戴着V先生的面具,砸毁路灯,烧毁火车站,破坏他们认为倾向北京政府的商店。他们采取一套战术:“消防员”扑灭催泪弹,而“火焰魔术师”负责投放燃烧瓶,“冲锋队”则常常跟警察打得血流被体。“我们不畏死亡”,一句歌词唱道。

As a medical student, providing first aid is something I can do to help. The worst injury I had to treat was a protester who got hit in the head with a tear-gas submunition. Her whole head was bleeding, and she was coughing up blood.  — July, 23.

“作为一名医学生,提供救援是我可以做的事情。我治疗过的受伤最严重的抗议者,她被催泪弹击中头部。她的整个脑袋都在流血,并且咳嗽得很厉害。”——July,23岁

It is scary to be on the frontlines, but that’s not going to stop me from protecting the people behind me, from protecting Hong Kong. Even though I wasn’t born until after 1997, I can see with my own eyes that Hong Kong is sinking. It is moving backwards.  — Ben, 20

“站在前线很可怕,但它无法阻止我保护我身后的人、保护香港。即使我1997年才出生,但我见证了香港正在沉沦,它正在倒退。”——Ben,20岁

抗议者变得越发激进,威权政府更加大力度镇压,中间立场渐渐消失。就连现在的零售店,都被分别定性为“黄色”(民主派)或“蓝色”(亲政府),人们用他们的钱包进行“投票”。警方查禁了抗议者的武器藏匿处,并拆除了几枚自制炸弹,其中包括在校园内发现的两枚炸弹。11月,一名批评抗议者的男子被人焚身,警方用荷枪实弹非致命地射击了3名抗议者。另有两起与抗议活动有关的死亡:一名大学生在与警察的冲突中从高处坠亡;一名老清洁工被示威者投掷砖块砸死。

《纽约时报》采访了数十名抗议者,他们普遍认为,升级对抗是面对北京政府的唯一途径。2014年的非暴力雨伞运动并未能实现其选举改革的目标,当今的抗议者不愿再遵守红线。M.说:“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必须杀死一名警官。”“我不会阻止他们。”

即使是资深的民主运动人士也不愿谴责暴力,他们肯定身处前线的抗议者,用广东话称呼他们为“勇士”,迫使政府在送中草案上做出让步。尽管抗议疲劳已经开始,但公众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一致反对政府。Junker说:“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对政府感到愤怒,并对他们在过去15年中失去经济实力感到愤怒。”

I joined the front line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A lot of us have been arrested. Being arrested is not that scary. I am just worried what will happen if we lose this protest ... I really love this place. It has loved me for 19 years, and if it takes me 10 years in prison to save Hong Kong, then I am willing to do this.  — Edison, 19

“我在9月底加入了前线。我们很多人都被捕了,被捕并不可怕,我只是担心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抗议会发生什么……我真的很爱这片土地,它爱我也已经有19年了,假如我服刑10年才能拯救香港,我愿意这样做。”——Edison,19岁

然而,进一步的让步似乎不太可能。北京没有接受抗议者的政治要求,而是任命了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处的新主任来担任执行官。自6月以来,已有近7000人被捕,其中18岁以下被捕者有一千多人。下一代香港人已经动员起来参加战斗,12岁的孩子和小学生也在前线参加罢工,歌唱“愿荣耀归香港”。

19岁的学生Sabrina说:“如果他们一直逮捕我们,直到没有人留在街上,那么活动就会转入地下。”在她身后,维多利亚公园旁高速公路的分隔带上,一排涂鸦写出了前线战士们的最后通牒:自由还是死亡。“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她微笑着说,“当我们回来时,再次罢工!”

*照片均为Adam Ferguson为《TIME》所摄

*记者Amy Gunia和Hillary Leung香港报道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