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軍人應確立革命的人生觀

1934年9月24日出席廬山軍官團總理紀念週講

軍人應有之革命的人生觀,我前次曾經講過:

父母生育了我們,天地間有了我們的生命,但是人生至多不過活到百年,終歸有死去的一日。這樣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們為人在世,就先要知道天地父母,生了我們,究竟是為什麼?就是更要知道我們人生是為什麼?人生的意義,就是生活與生命,所以我們要知道人生的意義,就是要知道生活的目的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為研究這個問題,我曾經將所得的結論,撰了一付對聯,就是說:「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續之生命。」這就是我對於人生問題的一個結論,亦就是我們革命軍人整個的人生觀。

現在我先解釋第一句,就是說我們生活的目的,為什麼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呢?據普通一般人的理想,以為我們自父母生下以來,天天不離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只要這些生活自己過得很優裕,終身溫飽,便達到生活的目的了,如此豐衣足食度過一世,就有意義。這種見解,完全是錯誤的。

現在就是因為一般人都抱了這種錯誤的觀念,大家自私自利,貪生怕死,只謀自己個人的利益,增進個人的生活。因此,現在一般社會,就變成了虛偽詐欺,紛亂黑暗的社會;一般軍人也變成了貪污卑劣,偷生怕死,欺壓民眾的軍人。試問這種社會,如何不一天天衰敗沒落?這種軍人,如何可以保國衛民?這種國家民族,更如何可以獨立生存於現代?而在如此社會與國家之中,個人生活也就絕對不能安寧、美滿,有何福利可言。

因此大家要曉得:我們生活的目的,並不是在求個人的溫飽;我們的生命,更不是一到死亡便算斷絕。人生在世,食衣住行等必要的生活資料固然不可少;但是一個人的生活,不過是整個人類社會生活最小的一個單位,不能脫離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而獨立存在的,一定要在整個人類生活中,人與人間,互相輔助,然後才有可能。

例如我們穿一件衣服,便要由農夫栽種棉花,由紡織工人紡織,由縫工縫紉,中間還要經過商人的貿遷分配,才能成功。若是再進一步的去窮本溯源,所牽涉到各種各業的人,還不知道有多少。這便可以想像人類社會生活錯綜複雜與分工合作的關係。所以靠自己個人來謀獨立生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同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人,彼此分工合作的關係,更為密切,更應該調整並增進共同的生活。做農的種植五穀,做工的製造器用,經商的貿遷有無,當兵的保國衛民,這就是所謂分工合作協力互助增進福利的辦法。

如果各人各自為謀,各不相關,結果必至互相爭奪。那末,最後不獨彼此的生活,無從增進,而且勢必同歸於盡,失所生存。所以我們的生活方法,不能只靠個人,而是需要互助的;生活的目的,不是只圖個人的飽暖舒適,而是要謀整個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生活都要使他增進,都能使他飽暖舒適。必須如此,我們的民族,才能繼續生存健全發展,也才算是達到了生活的真正目的。

本來軍人操練槍砲學習技能,願意來過這種乾燥刻苦危險莫測的生活,其目的並不是為自己每月拿幾塊錢的餉,而是在保障全體國民鞏固其生存的根基,即所以增進全體國民的生活,這才是我們軍人真正的生活目的;也就是我們總理民生主義根本精神之所在。我們做官長的人,務必使一般部下知道這種要義,才配做一個真正的革命軍人!


其次再講到生命的意義。我們每一個人,自從天地父母生了下來撫養教育,經歷多少艱辛,才至於成人;但是人生不過幾十寒暑,仍不免於一死,究竟為的是什麼呢?我們死了之後,我們的生命,是否就絕滅了呢?如果軍人對於這些道理不懂得明白,生死關頭,不能打破,一定會貪生怕死,我們做官長的人,必須具有一種精神,足使部下振興奮發,冒險犯難,不顧犧牲,來達成感化軍人的使命;否則,便不能作一個軍官。

我們要怎樣才可以達到這種任務呢?第一個要訣,就是要對部下講明生命的意義,使他們了解人生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我們一個人的軀殼,生活在世界上,並沒有多少時間;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縱算活到八十歲以上至一百歲,在悠久無窮盡的時間中,不過像電光的一閃,在廣大的空間裏,又是渺小如滄海之一粟,所以拿我們一個人極渺小短促的生命,和整個民族的偉大悠踰的生命相比,真是微乎其微。

但是大家還要明白:我們個人的生命雖然微小不足道,卻是整個民族生命的大流中之一涓一滴,是從皇帝祖先到今四千餘年,整個民族生命所遺傳的一分子。所以我們一個人的生命,窮本溯流,是整個民族生命延續中之一分,同時,推演下去,又是整個民族繼續開展的一點,因此可以說我們的生命向上推溯,就是最初祖宗的生命;往下推演,就是未來無窮子孫的生命。

所以我們的生命乃是整個民族生命長流中之一點,只要這個偉大的民族生命長流不滅,我們的生命便是永久不死。因此我們決不能說你們的軀殼存在,便有生命;軀殼一旦死亡,便沒有生命了。只要我們整個民族,不被人家消滅,我們的生命,一定是永遠存在的。所以我們講生命,不好以個人軀殼的存在看作生命,一定要把整個民族歷史的生命當作自我的真生命,以整個民族歷史的生命存亡為存亡,以整個民族歷史的生命之始終為始終。

我們能夠維持發揚整個民族的生命,就是維持與發揚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歷史上凡是能夠維持或發揚整個民族的人,他個人生命,也就格外放出光彩,照耀千秋永垂不朽。例如我們總理,是我們大家親眼看到的。他自民國十三年去世到現在,已經十年,試問那一個人會忘記了他?到現在全國四萬萬同胞,還有那個人不尊信他的三民主義?這不就是他永久的生命的存在嗎?而且在他死後的生命,反比生前生命更為偉大更光榮!

當其在世時,不僅一般反對派敵人對他攻擊毀謗,不遺餘力,就是全國民眾,也有很多人不了解他。甚至他在廣東領導革命做大元帥的時候,連一般士兵都不怕他,看他出入大門,連禮也不敬。這還是講總理生前所忍受的氣。又如他早年倫敦之被難,以後觀音山之遇險,白鵝潭之受困,以及數十年革命所遭遇的危難挫折,真不知多少。如果他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的話,一定早已灰心墮志,垂頭喪氣,中國革命的事業,便早已半途而廢了。

可是因為他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在保全個人的生命,而在發揚整個國家民族的生命,不在有限的生前,而在無窮的死後,所以他不顧一切的毀譽,不顧一切的險阻艱難,本著他大無畏的精神,領導一般同志,繼續不斷的革命!現在他雖已去世十年,只是軀體不見了,而他的生命,卻寄託在我們一般革命黨員革命軍人和一般的國民身上,一天比一天更能發揚光大!不但無人再敢輕蔑他,並且無不尊敬他信仰他,他的生命不但沒有死亡,而他的生命的光輝,且永遠照耀著整個民族生命的洪流,滾滾不停的日增其偉大!這就是因為他能夠犧牲個人的生命,充實並創造整個民族的生命。

由此可見,生命不是片段的,而是整個的;不是暫時的,而是永久的;不是隨軀殼以俱亡的,而是藉事業而發展的。我們的生命,寄託在我們革命的事業上,我們的軀體雖然死去,還有我們的部下學生和一般國民,來繼續發揚光大,完成我們的事業,達到民族的復興。只有犧牲個人的生命,來充實整個民族的生命,使我們五千年來祖宗遺留下來的民族光榮歷史,得以繼續保持;我們子孫未來的光榮歷史,得以不斷的發展,這才是我們一個人的生命真正意義。

所以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續的生命」。現在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命,就完全操在我們革命黨和革命軍手中,我們現在做了革命黨的軍人,最大的任務,就是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與「創造宇宙繼續的生命」。不要貪圖個人的溫飽苟安,而要忍受個人生前的一切痛苦犧牲,來增進整個民族的生活,與發揚我們整個民族的生命。只有整個民族的生活的增進,才是我們生活的增進;只有整個民族生命的發揚,才是我們生命的發揚。

我們軍人何時戰死或是病死,都不知道,軀殼存亡,實在是沒有甚麼關係。只要我們不為個人,而是為國家為民族整個生命的發展而死,就行了。所以我們真正的生命,並不隨軀殼的死亡而終止的。大家要相信:如果我們軍官團的學員,那一個人為國家民族犧牲,或死在沙場之上,他本身的生命,不但不因此而斷絕,並且因此而光輝;就是他的父母妻子,尤其是我們軍官團,皆能有光榮。我們的遺骸,有我們政府來安葬;我們的遺族,有我們國家來養育;我們的志業,有我們未亡的同志同學來繼續完成。我們在九泉之下,當然可以安心瞑目!

我們一般做官長的人,既有了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決心,能以忠誠為天下倡,便可以使一般部下以至一般國民,都能夠一齊奮發,在總理系統之下,生死不渝來愛護民族,共同一致來發揚整個民族的大生命。如此的軍隊,必然能精銳勝利,如此的國民,亦必然能發揚光大!

由此可知:我們要訓練出精強的軍隊,技術上的精練,固然也很要緊;而尤關係重要的,就在於做官長的人,有特殊的精神與人格,能使部下信仰,使部下認識生命的意義,明白禮義廉恥,能確立革命的人生觀,打破生死關頭,真正為國家民族奮鬥犧牲!今天我所講的這兩句對聯,就是我們軍人的人格與精神之所在,且為我們軍人努力的目標,亦即完成革命的要訣。總理在軍人精神教育第五章所講之決心的要義,也就是告訴我們說精神是成功革命唯一的要件。我現在再念一遍給各位聽:

「軍人生在今日,有改造國家之責任。改造國家者,質言之,即是造成新世界於破壞之後,加以建設之謂。負此責任,全在吾人之決心。決心於何見之?在夫精神。精神者,革命成功之證券及擔保也。軍人精神,前已言之,第一之要素為智,能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然後左右逢源,無不如志。第二之要素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則在實行三民主義。彼三民主義,亦即與美國總統林肯所言民有民治民享之說相通。第三之要素為勇,軍人須具有技能,始足應敵,而又須明于生死之辨,乃不致臨事依違,有所顧忌。此三者,為軍人精神之要素,欲使之發揚光大,非有決心,不能實現。但所謂決心者,須多數人決心,合群力群策而為之,非少數人,所能集事。諸君知此次出發桂林,尚須奮勇前進,雖曰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此為安居樂業之地,將欲改造新世界,以求一勞永逸始可。因此所生之結果有二:一曰成功,二曰成仁,所謂成功成仁者,乃驚天動地之革命事業!吾人何為而革命?務在造成安樂之新世界,期其成功,不成功,毋寧死。死即成仁之謂,古之志士有求之而不可得者。此次諸君,隨本總統出發,從事革命事業,非成功,即成仁,二者而已。成功則造成莊嚴華麗之國家,共享幸福;不成功,則同拚一死,以殉吾黨之光輝主義,亦不失為殺身成仁之志士。雖然,均一死也,有泰山鴻毛之別。若因革命而死,因改造新世界而死,則為死有重於泰山,其價值乃無量之價值,其光榮乃無上之光榮!」

這一篇精神教育訓話,非常重要;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及革命的道理,講得很透徹。如果能使部下都能領悟,我相信再沒有一個人會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一定個個人可以立下為國犧牲的決心,有了決心,一定能發揚我們軍人的革命精神,而操成功的左券。所謂革命的精神,就是指能奮其大智大仁大勇來使國家民族的生命發揚光大,使全體國民共享幸福。歸根來講,就是為國家民族與主義而犧牲自己個人!如此而死,死必重於泰山,有無量的價值與無上的光榮,其精神與生命,必永不磨滅。

但是革命的事業,非常艱鉅,斷非少數人所能一氣完成,一定要有多數的同志和民眾,群策群力,才可以獲得圓滿的成功。因此我們必須鼓舞部下,喚醒民眾,相與提攜激盪,共同一致,立下決心,為國家民族而共同來犧牲。我們軍隊本身,既有了堅強不拔的精神與決心,更有廣大民眾為後援,力量一定格外強大,必能以寡克眾,以少勝多。

從前岳家軍不過幾百人,就可以打敗幾十萬金兵,就是因為岳家軍有精忠報國的精神,有犧牲的決心。又如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他們為革命而犧牲,死事的壯烈,不但振醒了中華民族,而且驚動了全世界,在歷史上永久放出他們生命的光芒,為千秋萬世所崇仰。他們為的是創造新國家,創造安樂的新世界,也就是由於他們的革命精神和犧牲決心,才能成此大仁,所以我們要改造新國家新世界,為一勞永逸之計,做上官的人,不但自己要能夠殺身成仁,做個民族歷史上的英雄豪傑,而且要能夠使部下有履仁赴義以身殉國的決心。有了決心,便自然產生兩種結果:能夠打敗敵人,便是成功;不幸為敵人打敗,因此犧牲,即為成仁。「不成功,便成仁」,這是人生最快樂最光榮的事,必如此才對得起我們祖宗父母以及部下和子孫,亦可以對得起我們精神不死的總理和陣亡的先烈。

如果沒有精神,沒有決心,不但永遠不能成功成仁,根本就沒有出息。這種人便不配做革命黨黨員和革命軍人,只是和禽獸自生自滅,和草木同腐同朽而已。現在我們民族已陷於危急存亡的境地,我們生當今日,與其活活的受苦受辱,倒不如以身殉國來得心安理得,所謂「生而辱,不如死而榮」。我們決不可使五千年來祖宗父母所傳下的民族的生命與歷史的光榮,敗壞在我們手裏!我們不但不可敗壞,更要發揚光大,開拓今後無窮的光華燦爛的歷史。

所以我們要認清今日所處的時代環境,更要了解人生的真義,立下「不成功,即成仁」的決心,來為國家民族奮鬥,打破當前的危機,創造我們民族的新生命!我相信:如果我們全體軍人都有這種偉大的精神與決心,一定勇氣百倍,可以克服任何困難,戰勝一切敵人,成就我們驚天動地的革命事業,進而增進全體人類的真正幸福,創造整個宇宙的新生命!

我今天在這最後一次紀念週提出我對於人生觀的結論,並且根據我們總理的遺教加以發揮,拿來勉勵我們一般學員。希望從此以後,大家照這個道理,來確立革命的人生觀,並且要以此為軍隊精神教育的中心。以身作則來教導一般部下,感化一般國民。語云:「殷憂啟聖,多難興邦!」我們當此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正是努力奮鬥,成功立業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要時時為民族爭生存,為祖先爭光榮,為子孫爭人格,庶不愧為我們總理的信徒,中華民族的子孫,和國民革命軍的軍人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在 WordPress.com 上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

向上 ↑